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71篇
  免费   10013篇
  国内免费   5300篇
电工技术   8954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7922篇
化学工业   17271篇
金属工艺   9190篇
机械仪表   5186篇
建筑科学   9329篇
矿业工程   3021篇
能源动力   5460篇
轻工业   5932篇
水利工程   2410篇
石油天然气   6910篇
武器工业   863篇
无线电   99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9993篇
冶金工业   6932篇
原子能技术   1704篇
自动化技术   5653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1366篇
  2022年   2588篇
  2021年   3085篇
  2020年   3302篇
  2019年   2856篇
  2018年   2618篇
  2017年   3358篇
  2016年   3711篇
  2015年   3931篇
  2014年   6391篇
  2013年   6298篇
  2012年   7806篇
  2011年   8267篇
  2010年   5835篇
  2009年   5859篇
  2008年   5166篇
  2007年   6615篇
  2006年   6103篇
  2005年   5053篇
  2004年   4330篇
  2003年   3932篇
  2002年   3190篇
  2001年   2905篇
  2000年   2233篇
  1999年   1777篇
  1998年   1349篇
  1997年   1160篇
  1996年   1064篇
  1995年   834篇
  1994年   742篇
  1993年   502篇
  1992年   462篇
  1991年   387篇
  1990年   307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160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103篇
  1985年   105篇
  1984年   106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26篇
  1977年   11篇
  1975年   12篇
  1959年   16篇
  1951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e addition of bioactive glasses to a Y:TZP matrix represents a feasible alternative to provide bioactivity to this material and optimize osseointegration. This work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the BG concentration (0 and 10 wt%) and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1200°C and 1300°C) on the microstructure, relative density, and flexural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Y:TZP/BG. The Y:TZP and Y:TZP/BG powders were uniaxially pressed and sintered at 1200°C or 1300°C for 1 h. The micro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Relative density was calculated from density values obtained using the Archimedes’ principle. For the flexural strength, specimens (n = 6) were fractured in a biaxial flexural setup using a piston-on-three-balls fixture in a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Bioactivity test was performed in simulated body fluid solut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BG addition decreased the grain size of the composite, increased porosity and caus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relative density and flexural strength. Crystalline phases of calcium stabilized cubic zirconia and sodium zirconium silicate were formed after the addition of BG. Finally, it was concluded that composite specimens sintered at 1300°C showed the highest density values and larger grains compared to those sintered at 1200°C.  相似文献   
82.
张启东  钟凯  邵俊宁 《中国冶金》2019,29(12):19-24
为了研究包衬侵蚀对钢水温降的影响规律,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以及ParaMesh网格随移技术建立了考虑包衬侵蚀的钢包传热计算模型,研究并分析了包衬侵蚀对包衬及钢水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包衬侵蚀对包衬温度影响较大,在相邻两个修包周期内,包衬侵蚀造成渣线和包壁的包衬内部(工作层与永久层交界处)温差为14~114 K;包衬侵蚀导致包壳外表面温度升高,包壳向外散热增加,与此同时,包衬受侵蚀变薄,蓄热减少,两者同时作用导致包衬侵蚀对钢水温降影响不大,最高不超过1 K,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适当地忽略钢包侵蚀对钢水温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84.
筛选出适合制备硬质道路石油沥青关键组分的减压渣油,并以此为原料,考察了蒸馏深拔、深度氧化及溶剂脱沥青工艺制备的硬质道路沥青关键组分的性能。所制备的关键组分能够大幅提升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且通用性好;将关键组分与基质沥青按适合比例调合可以稳定生产高温性能好的硬质道路石油沥青,其混合料耐高温性能好。同时,为便于硬质沥青关键组分的使用,还开发了关键组分的造粒成型技术,提出其适于成型造粒的黏度范围为0.6~6 Pa?S。采用关键组分生产的硬质道路沥青用于高速公路实体工程,经过2年以上的气候和通车考验,沥青路面无车辙、无开裂,保持优良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85.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差热分析及透射电镜等手段,对一种航空用超高强7055铝合金大尺寸铸锭的均匀化工艺进行分析与优化。提出分级提高均匀化温度的方法,在确保不发生过烧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改善铸锭质量。结果显示:低温预均匀化时,铸锭中析出大量的Al3Zr相,能够大幅度降低对后续挤压变形的再结晶比例;对铸锭采用400 ℃×4 h+465 ℃×16 h+474 ℃×8 h的分级均匀化处理工艺,能够显著消除铸锭中低熔点相的含量,提高铸锭质量,同时相比于原工艺节省约13 h。新的均匀化处理工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够为后续工艺提供良好的铸锭。  相似文献   
86.
伏彩萍 《矿冶工程》2020,40(2):111-113
针对湖南柿竹园铋精矿火法冶炼过程中存在的成本高、低浓度SO2和散烟排放污染环境、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低等问题, 以柿竹园铋精矿为原料, 提出了加压氧化氨浸分离铋与铜、硫的新工艺, 研究了氨水加入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压力及浸出液固比等因素对铜、硫、铋浸出率的影响。在氨水用量1.8 mL/g铋精矿、液固比4∶1、釜压2.8 MPa、浸出温度160 ℃、浸出时间5 h、搅拌速度600 r/min的优化工艺条件下, 铜、硫浸出率分别达93.57%和92.87%, 铋不浸出并以氧化铋形态全部入渣, 实现了铜、硫与铋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87.
为达到"一步酸溶法"生产氧化铝工艺中稀释料浆在高温、高酸度工况下进行固液高效分离的目的,以丙烯酰胺(AM)与阳离子(DMDAAC)为共聚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絮凝剂。以转化率和相对分子质量为目标,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确定了最优的合成工艺条件,即反应温度30℃,单体总质量分数为30%,阳离子度5%,K2S2O8和NaHSO3质量分数均为0.005%,2,2′-偶氮二(2-脒基丙烷盐酸盐)(V50)质量分数为0.0025%,乙二胺四乙酸(EDTA)质量分数为0.05%的条件下,反应时间为6 h,获得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7溶解性能较好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一种基于软件补偿结合恒流源补偿的改进温度补偿方法,应用单片机、恒流源、数字温度传感器、乘法器等硬件电路,对传统软件补偿进行了优化,补偿效果较传统恒流源补偿有了明显提升,“温漂”整体下降了约13.7%。在传统的温度补偿方法如热敏元件补偿、恒流源补偿、软件补偿等方式上做了补充,对于霍尔电流传感器精度的提升及实际生产需求的满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陈赛  贾明生  郭明高  刘高珍 《化工进展》2020,39(10):4290-4296
为了检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在高效低NOx液态排渣煤粉工业锅炉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在一台8.4MW有机热载体锅炉炉膛内开展了SNCR脱硝技术工业化试验研究。选用尿素作为还原剂,搭建了工业化SNCR脱硝试验平台。在10%、15%、20%三种浓度尿素溶液下进行了不同尿素溶液喷射量、不同氧含量、不同锅炉负荷下的SNCR脱硝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低NOx燃烧+SNCR脱硝”耦合技术方案是可行的,SNCR脱硝效率在80%以上,完全能够达到烟气中NOx低于50mg/m3的超低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90.
研制一种适合对各种液压孔口或缝隙进行高低温流体力学试验的新型试验装置,运用该装置对具有不同几何参数的液压阻尼孔进行在-50~80℃宽温度范围内的流动特性试验,研究以普通抗磨液压油HM46和低温抗凝减振器油TITAN SAF 5045为工质及其温度变化时对液压阻尼孔流量-压力特性曲线、幂指数和流量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液压阻尼孔的流量系数均因油液黏度增大、流动性变差而呈线性下降的趋势,从宏观上看,HM46通过液压阻尼孔时的流动稳定性较差,其对应流量系数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TITAN SAF 5045对应的下降幅度,厚壁小孔流量系数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薄壁小孔对应的下降幅度。研究所获得的新型试验装置、试验数据分析方法和具体理论公式为深入研究和优化现代液压元件在宽温度范围内的动态性能提供新型试验平台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